明代嘉靖年间,福清县化南里(今港头镇)后叶村有一个家道殷实并有文化的人家,当家人叫叶广彬。叶广彬膝下唯有一子取名叶朝荣,连娶两妻没有生育,最后娶化北里上井村林氏为妻,于嘉靖三十七年(公元1559年)倭乱中诞下一子,取名叶向高。叶向高十四岁县试得中秀才第三名,得到县令许梦熊的青睐。许县令暗自决定为叶向高保一门童子亲,他首先想到恩师王一言的千金。王一言是化北里(今三山镇)人,曾任南陵县学改谕,那时候许梦熊是南陵县学生员。许梦熊到福清当知县时,王一言已逝世,那时王一言官至礼部员外郎。王一言有一小女当年十三岁,比叶向高小一岁,再过三五年便可完婚。不想,王夫人不同意,以“门户不当”婉言回绝。因为叶向高的父亲叶朝荣十多次参加乡试不中,叶家还未出过官。为此,许知县只好把这门心绪暂搁一旁。
却说县城东门外里尾(今里美)村,有个员外叫俞廷御,生有一女当年12岁,想在那年考中的秀才中选个未来的女婿。那年考中秀才有12人,除了3人已有妻室,其他9人都未订亲。据了解,9人未订亲的秀才家道都差不多,有差别的是相貌和年龄。而那个时候,男子的相貌和年龄不是选择女婿考量的重要条件,重要条件是人品,是不是“成龙”的胚?于是,俞员外决定上石竹山祈梦问仙。
俞员外在石竹寺(早在西夏乾祐四年(公元1173年)丞相史浩重修灵宝道观时,改名为“石竹寺”)祈得一梦,梦见白龙缠柱。俞员外本以为仙君告诉他要选肖龙的秀才为婿,可是回去一问,尚未订亲的9人秀才中,没有一个肖龙的。那么,仙君所赐之梦是什么意思呢?俞员外百思而不得其解。
有一天,俞员外进城经过一拂街(先人为纪念舍命为民请命的清官郑侠,用他的号为县城主街道命名)北侧孔庙时,忽然心血来潮,想到孔庙里看看。当时考中秀才的人都在县学里继续读书,县学就办在孔庙里。他进了孔庙,刚好是课间休息时间,看见几个少年学生在大厅嬉戏,玩“盲猫捉老鼠”的游戏,即一人用布条蒙住眼睛装“盲猫”,其他人装老鼠。装“盲猫”的是一个穿白长衫的学生。装“老鼠”的学生大呼小叫引着“盲猫”。一个学生把“盲猫”引到大柱前然后藏起来,“盲猫”扑上去想抱住“老鼠”,结果抱的却是大柱子,引起哄堂大笑。俞员外一阵朦胧,再现仙君所赐之梦“白龙缠柱”。俞员外好不欢喜,认定这位穿白长衫的少年秀才就是仙君告诉他要选的未来佳婿。刚好县学改谕(相当于教务主任)出来通知生员继续上课,俞员外便上前打听。改谕告诉他说,穿白长衫那位生员姓叶名向高,字进卿,是这科中秀才中最年轻的一个,虚14岁,是许梦熊县令的得意门生。
俗话说“天空无云不下雨,人间没媒不成亲。”
当天,俞员外就去找许县令保媒。
许县令感到很意外,问道:“俞员外怎么知道本官要为叶向高保媒?本官并没有对外说过呀!”
俞员外说,他并不知道许大人要为叶秀才保媒。接着把祈梦的事和到孔庙所见的事说了。
许县令很希奇,也很乐意牵这条红线,郑重其事在县衙设宴,庆贺叶俞两家联姻,并赠了聘金。
叶向高16岁与俞廷御之女成亲,婚后夫妻举案齐眉,相敬如宾,牵手百年。
后来,叶向高果然不负父亲、岳父“望子成龙”厚望,官居相位。这是后话。